“行人怜怪状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行人怜怪状”出自宋代释智圆的《砌下老梅》。
“行人怜怪状”全诗
《砌下老梅》
宋代 释智圆
傍砌根全露,凝烟竹斗遮。
腊深空冒雪,春老始开花。
止渴功应少,少羹味亦嘉。
行人怜怪状,上汉采为槎。
《砌下老梅》释智圆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砌下老梅》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砌边的老梅树根部完全显露,竹子的烟气凝结成斗形遮挡。严寒的腊月里,空中飘扬着雪花,然而春天的老梅才刚开始开放花朵。尽管满足于止渴的功效,但是品尝少量的羹汤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。路过的行人纷纷对这奇特的景象表示惊奇,将其作为汉朝的珍宝。
这首诗词描绘了冬天中的老梅树,以及它在雪中绽放的美丽景象。老梅树虽然根部被砌体所遮挡,却依然能够迎风绽放,展示出冬日中的别样风情。作者通过对老梅树的描绘,表达了顽强生命力和对春天到来的期盼。
诗中的\"砌下\"指的是老梅树根部露出的位置,\"竹斗\"则是指竹子烟气凝结成的茂密形状。\"腊深\"表示严寒的腊月,\"空冒雪\"形容雪花飘扬的景象。\"春老\"则指老梅在春天才开始开花,\"止渴功应少,少羹味亦嘉\"表达了即使只有少量的满足也是一种享受。\"上汉采为槎\"是指行人对这奇特景象的惊叹,将其比喻为汉朝的珍宝。
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,表达了对冬日中坚韧生命力和对春天到来的期盼之情。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寒冷而美丽的冬天世界,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向往。整首诗词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,也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。